《談朋友》
想來談談我對“朋友”這兩個字的理解,還有我自己的故事
隨著歲數的增加,真的改變了很多
此篇不會全篇轉去IG, 因為只是我自己的故事而已
我從小到大走到哪裡都有很多朋友
而且我還可以做到保持三個以上完全不交叉的朋友圈
這一群和那一群的人可以互相完全不認識
以前的我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
年輕嘛,覺得有朋友就是全世界了
那時無論做任何事,都是以能夠認識新朋友為出發點的
我稱這為“盲目時期”😂
就不管對方好壞,照單全收就對了
之後來到了“篩選期”
大概是我25歲的時候,剛出社會工作不久
當時還在盲目期,感覺到出了社會就很難交新朋友的那種感覺,覺得有點痛苦
不久之後我靠著我的“朋友運”交到一大群豬朋狗友
每個週末都要出去玩,不到深夜不回家
初時並沒有發現是豬朋狗友
但請相信你們的直覺,有些人讓你感覺很不舒服/反胃/惡心,就請立即離開
發生了一些事情後,我發現這群豬朋狗友極度低頻,而且很惡劣,讓我感到不舒服
是他們讓我做了第一次友情上的斷捨離
也終於明白和你談得來,可以玩在一起的人,都未必可以稱為“朋友”
最後來到“無感期”,也就是現在
其實在篩選期時我還是會很糾結
有些朋友雖然讓人感覺不太好
可是也沒有惹我,我就也勉強保持聯絡
可是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很久
我很快就直接到達現在的時期
那些畢業後都不曾私訊過我,一私訊就賣我保險的人
我剛開始很開心,但他向我推銷好幾次之後,我很灰心
我對他如果沒有利益價值,他就根本不想聯絡我
我何須浪費精力應付這種人?從此已讀不回
還有以前篩選期時不敢離開的群組,怕離群後大家會覺得我不成熟
現在就直接離啊,還要選他們聊得最high的時候離
反正以前被他們的低頻困擾了很久,大家也已經連表面朋友都稱不上了,不差最後這一步
而且,“別人怎麼看自己”這件事我早就超越了,他們的眼光對我來說無所謂
還有那些用自己價值觀套在我身上的朋友
常常很熱情約我出去,其實是想“修正”我的某樣價值觀,主觀的想幫助我
其實,別人的世界不論發生了什麼事,都不關另一個人的事
你不會知道對方經歷了什麼,所以別套自己的價值觀在別人身上,這也是低頻行為
除非對方向你發出求救信號,那另當別論
對於我之前交的一大群朋友,其實我心底都已經知道哪些是以後不會再見面的了
我的斷捨離做得絕對到位,從此不會再和他們見面,甚至婚禮也不會參加
因為我真的變了很多,所以我的私人FB/IG貼文也出現了距離感,這也可以順便“勸退”他們跟我聯絡的衝動,我覺得很棒
最後的最後,也就是此時此刻
我真的願意主動聯絡的朋友,從好幾百個變得只剩下一個
當然還有零星幾個如果找我我會回覆的,但如果沒意外我不會主動聯絡他們
因為沒有必要,我已經過了愛玩的年紀
我不再需要靠吃喝玩樂和討論無聊八卦話題來娛樂自己
我更享受和自己相處的時光
獨處時的文思泉湧,看書時的領悟,思考時的寧靜,都已經是和朋友出外聚會給不了我的了
反而,他們討論的所有話題,對於我而言都極度無聊
沒有啟發,陳腔濫調,而且嘈雜
我不想浪費我的時間
小時候常聽到“知己難尋”這四個字,我從來就不明白
我擁有好幾百個朋友,不愁沒人和我聊天
每個人又可以和我一起玩的這麼開心,我怎麼會沒有知己?
這件事,真的是要長大了才能理解
關於“朋友”
大多數人都需要,但還是有少數人不需要
而且,數量很無聊,質量最重要
可以接受你的一切的,至關重要
一個好朋友,絕對不是各方面都和你類似的人
而是就算知道你們有巨大的不同之處,也不會用自己的價值觀評斷你,並且繼續和你愉快相處的人
關於我和這個唯一我還願意主動聯絡的朋友的故事
如果大家有興趣,那就等我哪天感覺來了再寫文說一說😂